图书馆业务知识的系列学习继续开展,近日举行第四场学习活动,本次学习主题为“图书馆的产生与发展”。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参加,学习活动由王学春馆长主持。
我国早期图书馆的雏形多为藏书楼,与现代图书馆功能的最大区别是图书与人民大众的结合。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可以追溯到古代皇家藏书楼,如汉代的“天禄阁”、“石渠阁”等,这些藏书楼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典籍,还承担着保存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功能。王馆长讲到一般认为《史记》记载李耳就做过周朝的柱下史,其主要任务是就是管理图书,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图书馆长。接着讲管理图书就离不开目录之学,点出刘向父子的《七略》《别录》,以及后来的四分法等,学习了宋代代表人物郑樵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等。从古代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到在使用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图书分类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图书的整理、检索和利用提供了更加科学、便捷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图书馆也在不断地发展,其功能也从单一的藏书逐渐扩展到借阅、咨询、讲座、展览等多个方面,成为了一个集知识传播、文化交流、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机构。
鉴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活动的最后,王馆长提出思考题:“在AI时代,图书馆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实现自身的转型和升级?”这一问题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和深思。
此次业务知识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解,还激发了大家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图书馆一定能够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