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球游戏》是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却不是普通字面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上的乌托邦设想,虚构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该小说反映出作者对世界和文明的命运以及艺术命运的思考。作品融政治评论、历史著作、诗歌和传说等多种体裁于一体,独具特色。
故事发生在2200年左右的卡斯塔利亚,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卡斯塔利亚人都是知识界的精英,是人类文明的保护者,他们组成一个教团,为全国培养精英人才。玻璃球游戏代表着卡斯塔利亚人知识的最高峰,这是一种集科学和艺术于一体的游戏,它的规则和程序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符号系统。小说的主人公克奈希特是个孤儿,他自幼聪明好学,由宗教团体抚育成人。经宗教团体的音乐大师推荐,他进入卡斯塔利亚教育区上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他留在宗教团体任教员,多次圆满完成团体交给他的重大任务。同时,在宗教团体的培养下,克奈希特潜心钻研《易经》等中国哲学,以过人的智慧掌握了玻璃球游戏的规则,最终被推举为象征教育区最高智慧的玻璃球游戏大师。
尽管如此,事业处于顶峰的克奈希特从未停止过探索。通过与历史学家约克布斯的交往,他逐渐认识到与世隔绝的卡斯塔利亚精神王国虽然使极端个人主义和道德堕落得以避免,但它毕竞只是一种历史现象,摆脱不了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命运,而且宗教团体本身也面临僵化和失去生机的危险。玻璃球游戏仅仅是游戏而已,卡斯塔利亚王国无论多美妙,在整个世界中只是个小点,它不应成为脱离社会的“世外桃源”。他认为,最重要的任务是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具有高尚的精神,并到现实生活中发挥其作用,这才是救理性王国的唯一途径。于是,他终于辞去玻璃球大师的职务,进入世俗社会,当朋友的家庭教师。然而,克奈希特的教育使命才刚刚开始,他和学生蒂托一起去游泳时,却不幸淹死在阿尔卑斯山的湖泊之中。
《玻璃球游戏》所叙述的是卡斯塔里的衰败阶段,是乌托邦的秋天,但黑塞用隐微之笔传达了神圣再度降临的暗示。纯粹精神形式的卡斯塔里、以古典音乐境界为至境的玻璃球游戏,是一个充满审美诱惑的乌托邦,本质上是一种奴役:“美感的诱惑与奴役总是削弱个体人格价值,并取代个体人格的生存核心,扭曲整体的人。”而弥漫着父权强力意志、强调服役义务、建构严密制度的卡斯塔里,是20世纪道德意识的象征,是极权主义政治的幽灵王国。“神话的暴力要求牺牲”,“以一己之偏好执行对神圣生命的灭绝”。最后,那个以游戏大师的生命所赎回并且沐浴在东方的光辉之中的卡斯塔里,则是“第三王国”,即属灵的王国,这就是以母性来象征的故乡和青春:“这个来自圣灵的第三种幸福也许就是奥利金所说的万物的复归。”正如保罗所说:“让神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另外,《玻璃球游戏》融合了西方传统和东方思想,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世界之间建起一座桥梁。黑塞把东方文化视为自己的精神故乡,古老灿烂的中国文化给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与素材。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对于黑塞来说,探寻解决西方文明危机的出路,始终是第一位的。他说“我必须在精神上和感情上把握住真正的欧洲和真正的东方”。他借鉴与采纳东方文化的精华,将其同西方文化传统中依然有价值的东西加以整合,目的也在于找到一条西方和谐发展之路。